15332443855
7月5日,记者来到上和镇冬冲村“冬冲林下养鸡场”,密密麻麻的松林里,满是体格健壮、羽毛艳丽的土鸡,它们有的在悠闲啄食,有的在打闹嬉戏,给寂静的山野增添了无限生机。
“我的鸡一直散养在林地里,它们主要是吃虫子和粮食长大。”身穿白色T恤、牛仔裤,留着寸头的男人叫方勇,是这片松树林和鸡群的主人。
方勇是上和镇冬冲村人。10多年前中专毕业后,他就开始在外闯荡。
“现在农村的种养殖业前景不错。”2009年,回乡和朋友聚会,方勇听到大伙议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,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。
“当时我一直想回乡创业,苦于没有好的项目。朋友无意间一句话,让我找到了方向。”回乡考察时,方勇发现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松树林枝繁叶茂,让他眼前一亮。“现在大家的生活品质提高了,绿色、纯天然农产品在市场上绝对占有一席之地。我何不利用现成的松林,专门养殖土鸡?”
打定主意,方勇说干就干。他承包了村里的80多亩松树林,建好鸡舍。花了十几万元,从广西引进了2000多只“贵凤鸡”鸡苗,建起“冬冲养鸡场”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鸡司令”。
“我的鸡苗都是从广西运回来的。”方勇介绍,“贵凤鸡的特点是全身羽毛为金色或黑色,略带翠绿光泽,胸腿肌健壮,外形小巧玲珑,成鸡的重量在3斤左右。”
为了把鸡养出特色,成为真正纯天然土鸡,方勇到处查资料,学技术,虚心向镇上的农技人员请教。“为保证鸡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态饲养模式,我们都是用玉米、谷子、红薯等农作物饲养,因为林地环境好、污染少,鸡每天在松林里跑,自主觅食昆虫。这样不仅节约了一定的粮食,而且鸡肉质也很好。”此外,他还在林子里钻了5口深度达53米的深井,作为鸡的饮用水源。
为了提高鸡肉的品质,方勇还通过牛粪和麦麸发酵养殖蚯蚓,为鸡“加餐”,帮助鸡增加氨基酸、胃氨酸,提高抗病毒能力,使鸡肉更香、肉质更细。
经过近8个月的喂养,第一批鸡终于出栏了。
“你这鸡的品种我们没见过,虽看起来到是毛色油亮,精神十足,但个头较小,口感如何也不清楚呀?”
方勇是全区唯一一家养殖广西“贵凤鸡”的,由于市场上从未出现此品种的成鸡,在推向市场时受到了大家的质疑。
“生态喂养至8个月的成鸡,每只平均重量在3斤左右,此时的肉质是最好。如果不及时销售,喂养时间过长,会严重影响鸡肉的口感。”因此,如何快速打开市场,得到大家的认可,成了摆在方勇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“既然大家没有尝过这个鸡肉,那就让大家先尝尝再说。”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,方勇采取了免费赠送试吃的办法,给各大酒店、餐饮店免费送鸡,让市场来检验鸡的品质。
“第一次吃的时候,我们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。没想到这个鸡肉品质确实可以,用来炖汤,汤鲜味浓,鸡肉肉质细腻、不柴,口感很好。”江北金勺子饭店老板表示。
免费试吃的办法帮助方勇打开了销售渠道,让他赚到了养鸡的第一桶金,近10万元。
信心满满的方勇意识到,养土鸡这个产业肯定有前景,于是他加大了投资力度。
“我把多年积蓄全部投了进来,承包了村里的283亩松林,购买鸡苗20000只,全部赌注下在了这‘生态’产业上。”他说。
可天有不测风云。2013年4月,全国发生大规模禽流感,方勇亟待出栏的20000只成鸡滞销了。
这么多鸡卖不出去,方勇犯了愁。由于全粮食喂养,20000只成鸡,每天要喂养玉米、谷子等农作物几百斤,工人们每天都要到村里、镇上买粮食。“当时工人们都劝我,鸡好几个月卖不出去,全粮食喂养成本太高了,加点饲料喂养,不至于亏太多。”但方勇却说:“我养的是生态的土鸡,如果这时加入饲料,岂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!”
坚持到9个月后,市场情况才有所好转。但过长的滞销期,增加了养殖成本,导致方勇亏损近30万元。
正是因为品质的保障,土鸡销量不错,基本都是成渝两地的鸡贩子提前电话订购,而且大多是“回头客”,再不用到市场上推销。方勇又一次扩大了规模,鸡场年存栏土鸡达到10万只。
规模越大,防疫越重要。方勇找到了上和镇防疫站负责人李兴旺,学习防疫知识,亲自为自家鸡苗防疫。“育雏舍与周围要严格隔离,进雏前要熏蒸消毒,要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疾病……”说起防疫,方勇滔滔不绝,变身专业的防疫人员。
如今,方勇建立了“冬冲养鸡场”的微信、QQ群,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帮自己网上营销。淘宝网、易田网购等电商也看上了这一绿色产品的市场前景,主动找上门来,承销产品。土鸡、土鸡蛋搭乘“电网快车”,飞出了山沟沟,端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现在,养殖场年出栏成鸡达10万余只,纯利润达60余万元。尝到了土鸡养殖带来的“甜头”,方勇表示,要带动更多周围的群众致富,目前,已有8户散养小户由他免费提供鸡苗和养殖技术;同时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,立足松林、荒坡的资源优势,发展生态循环养殖,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作者:来源:潼南报